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国产午夜成人免费看片无遮挡,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人亚洲一区二区

范順科:抓住機遇 推動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
字體大小:

一段時間以來,鋁加工業因電解鋁屬于“兩高”行業而受到很大影響,社會上對鋁材出口也產生了不同聲音。我們認為,保持適度出口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鋁加工業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當前鋁價外強內弱、海外加工費回升的難得窗口期,更應抓住機遇,推動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


中國鋁加工業歷經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已成為全球鋁加工業重要組成部分和我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


一、中國鋁加工和鋁制品業基本情況


(一)鋁材產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據統計,2021年中國鋁材產量為4470萬噸,比上年增長6.2%,占全球鋁材產量的60%左右,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位,自2001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6%。


(二)產業遍布二十九個省區市


鋁的產業關聯性極高,應用極其廣泛,對發展經濟的帶動作用極強。據統計,在我國124個工業部門中,有113個涉及鋁,產業關聯度高達91%。除西藏和海南外,我國其他省區市均分布有規模以上鋁加工生產活動。


(三)經濟貢獻大,就業人員多


2021年,中國鋁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3903億元,比上年增長32.7%;上繳國家稅收估計超過500億元。截至2021年底,全行業資產總額9811億元,規上企業2849家,直接就業人員50萬人以上,帶動間接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四)技術工藝齊全,裝備水平世界先進


中國鋁加工業已經形成了技術工藝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產品品種最豐富、配套保障最完善的產業體系。大型擠壓機、熱連軋機組、冷連軋機組、寬幅鋁箔軋機等頂級裝備,我國不僅都有進口且數量最多,總量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


(五)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與時俱進


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不斷完善,政產學研用合作不斷深入;產品標準、質量全面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鋁加工業在強弱項、補短板的道路上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爬坡過坎”。建筑鋁型材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地的地標性建筑;高鐵型材、易拉罐罐料全面自給自足,并批量出口;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實現工業化生產,并批量配套奔馳、寶馬等全球知名客戶,供應量逐年增長。截至目前,全行業國家級單項冠軍和綠色工廠分別達到15家和32家。


(六)“雙碳”時代前景可期


電解鋁生產過程耗能較多,但鋁材在應用過程中又非常有助于很多終端行業節能減排。一方面,鋁不僅可以助力高鐵、汽車等跑得更快、駛得更遠,而且可以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消費潛力巨大,“雙碳”時代下鋁加工業發展前景可期。


(七)內銷為主,出口為輔


中國鋁加工業始終定位于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出口鋁材占產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10%左右,2021年受海外鋁加工因疫情停滯影響而稍有上升至12.2%,出口比重并不高。


(八)向深加工延伸持續推進,鋁制品業蓬勃發展


我國鋁加工業和下游用戶始終聚焦鋁的應用開發,致力于向深加工延伸,并不斷取得新進展。目前,除鋁門窗幕墻、鋁制散熱器、鋁電線電纜、鋁制容器等傳統制品外,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鋁制家具、鋁天橋、鋁屋、鋁梯、直升機停機坪等新興制品行業蓬勃發展。


二、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進出口研究分析


(一)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進出口基本情況


伴隨行業逐步發展壯大,中國經歷了由鋁材凈進口到全球第一出口大國的顛覆性轉變,這也是中國鋁加工業發展成就的縮影。


1.進出口數量。2001年,中國進口鋁材40.4萬噸,出口鋁材13.6萬噸,凈進口26.8萬噸。2005年中國實現鋁材凈出口,2010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最大鋁材出口國,2015至2019年中國出口鋁材基本在400萬噸至500萬噸之間。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546萬噸,比2019年增長6%;進口鋁材47.9萬噸,多年來保持相對穩定;出口鋁制品283萬噸;比2019年增長18.9%。近年來,中國出口鋁材約占全球鋁材出口貿易量的28%左右。


2.出口結構。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產品中,鋁擠壓材109萬噸,占20%;鋁板帶材296萬噸,占54.2%;鋁箔材133萬噸,占24.4%。


3.出口分布。2021年中國出口鋁材遍布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已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


(二)中國鋁材和鋁制品出口主要特點


1.高端產品較少。中國出口鋁材和鋁制品中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較少。例如,易拉罐罐料和罐蓋雖已批量出口多年,但總量還不盡如人意;航空鋁材、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等目前還基本沒有出口。


2.出口市場分布廣泛。2021年,中國鋁材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到213個,其中前10位國家出口量合計281萬噸,占總出口量的51.5%;前20位國家出口量合計391萬噸,占總出口量的71.6%;前30位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合計448萬噸,占總出口量的82%。


3.轉口貿易、間接貿易、替代貿易并存。因貿易摩擦頻發,出口形勢持續惡化,在中國出口鋁材中轉口貿易和間接貿易并存,其他國家對中國鋁材的替代貿易近年來發展迅速。


(三)推動中國鋁材和鋁制品出口的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為降低企業負擔,提高競爭力,鋁加工和鋁制品企業不僅享受減稅降費等國家支持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紅利,而且所有鋁材出口都沒有關稅限制,除鋁粉、鋁絲和部分非合金鋁擠壓材外,其他鋁材出口均享受13%的全額退稅率。


2.國內外鋁價差。由于國內市場鋁價基本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為準,而國外市場鋁價基本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為準,由于關稅和匯率的綜合影響,鋁價存在“雙軌制”。當國際鋁價明顯高于國內鋁價時,鋁材和鋁制品出口意愿增強。


3.產業競爭力強。裝備優勢:中國鋁加工業裝備水平全球領先,且很多裝備建成時間相對較短,后發優勢明顯。質量優勢:大部分鋁材產品標準與國際接軌,質量能夠完全滿足使用要求。成本優勢:從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和勞動生產率、生產要素、人力資源等經營成本看,中國鋁加工業的相對成本優勢仍在,競爭力強。


4.中國率先控制疫情。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和地緣政治沖突,使鋁加工生產經營受到嚴重沖擊,世界鋁加工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重構。得益于中國率先控制國內疫情,以及海外鋁材市場供需錯配,中國鋁材出口于危機中獲得新機。


5.貿易救濟案件勝訴。近年來貿易保護日益加劇,僅2019至2021年我國鋁材就遭遇了20起新增貿易救濟案件,嚴重阻滯了鋁材出口。2021年以來,在商務部指導下,協會、企業和國外客戶通力合作,哥倫比亞對中國鋁型材反傾銷案、泰國對中國鋁箔保障措施案、巴西對中國鋁板帶箔反傾銷案接連勝訴或取得重大利好,有效避免了鋁材出口受阻。


(四)中國鋁材和鋁制品出口面臨的挑戰


1.貿易保護。本世紀以來中國鋁材累計已遭遇了40起左右主要貿易救濟案件,其中2019至2021年新增貿易救濟案件就占了近一半,可見近年來貿易保護形勢之嚴峻。貿易摩擦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由傳統西方國家向東南亞和新興市場國家覆蓋;二是鋁材品種擴大化,并由鋁材向鋁制品蔓延;三是經貿問題政治化、雙邊矛盾多邊化傾向加劇。


2.替代威脅。在貿易保護背景下,全球供應鏈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以2017年11月28日美國對中國鋁合金薄板雙反案為例,當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板帶材為35.5萬噸,案件裁決后2019年降到14.8萬噸,降幅達58.3%,而與此同時,韓國、日本、巴西、土耳其、南非、阿曼、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到美國的鋁板帶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明顯增加,形成了在國際市場上對中國鋁材的替代。


3.競爭加劇。中國鋁加工業始終定位于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鋁材產量的90%左右用于國內消費,但由于房地產等傳統消費行業增長放緩,新興消費尚需培育,出口競爭將更加激烈。


三、抓住機遇,推動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


當前,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是整個鋁產業鏈“六穩六保”的重要舉措;面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的挑戰,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是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面對鋁價外強內弱,我們要抓住難得的窗口期,努力推動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力爭2022年達到1000萬噸。


(一)向中高端產品出口轉變


著力優化出口鋁材產品結構,努力擴大精密鋁擠壓材、易拉罐罐料、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中國鋁易拉罐罐料的海外市場份額僅為10%左右,提升空間很大。汽車車身薄板和動力電池鋁箔目前還基本沒有出口。


(二)向定制產品出口轉變


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滿足客戶對鋁材成分、規格、性能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國際競爭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開展差異化競爭,不斷提高定制產品的出口比重。


(三)向低碳鋁材出口轉變


著眼綠色低碳發展潮流,全面開展生產技術、原輔材料、能源及最終產品的綠色低碳轉型。一要加強再生鋁保級回收利用,不斷提高再生鋁利用比例;二要加強技術裝備升級改造,持續推進節能、降耗、減排;三要采用綠色環保的原輔材料,如水電鋁、無鉻前處理劑、環保水性漆等;四要積極開展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四)向鋁制品出口轉變


加強產業延伸,努力推動由出口鋁材不斷向出口鋁制品轉變,由原材料供應商向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2021年,中國出口鋁制品是出口鋁材的51.8%,增長空間很大。


四、實現中國鋁材和鋁制品高水平出口的建議


(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矢志自主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著眼進口替代,強弱項補短板;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立足國內,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二)控風險、控產能、慎投資


提高風險意識,加強資金、環保和安全生產風險防范。謹慎投資,嚴控產能。原則上除短板外不要再新增產能,建議加強產能合作和并購重組。


(三)堅持“三個堅持”不動搖


堅持技術裝備升級改造和智能化發展方向不動搖,堅持向深加工延伸不動搖,堅持再生鋁與鋁加工融合發展不動搖。


(四)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面對頻發的貿易摩擦,不應訴將徹底失去機會,只有應訴才有機會。企業要從平時做起,注重規范企業管理、加強人才培養;遭遇貿易摩擦時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四方聯動,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五)加強行業自律,打造命運共同體


我們不反對價格競爭,但堅決抵制低于成本的惡性價格競爭。廣大企業要做出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企業間要增進溝通交流,共同維護行業利益,打造命運共同體!


(作者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

更新日期:2022-04-08 | 返回 | 關閉
此文關鍵字:
Scroll